荆房网
您当前位置:荆房网>荆州楼市>小编说房

医院违规检测 荆州妈妈担心孩子乙肝歧视

2013年09月05日 09:43     小编:     |0     点击:1605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开学了,同龄的孩子都已经上幼儿园了,而80后母亲小莱(化名)的孩子却还待在家中。因为小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她的孩子因阻断失败,也不幸被母婴传播感染。她不敢带孩子去做入园体检,也不能到幼儿园报到。
       母亲小莱系一位乙肝携带者,她的孩子由于阻断失败,不幸被母婴传播感染。现在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小莱通过多处询问得知,孩子须到沙市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入园体检。“当我们母子兴高采烈地到医院后,又灰溜溜地回家了。”小莱称,来到沙市区妇幼保健院后,她发现在入园体检的肝功能检测项目里,绑定了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
        小莱介绍,在该院缴费领到的体检表上并没有检测乙肝病毒项目,而随后在二楼一科室,医生开出的检验报告单上,却写着要检测乙肝病毒项目。小莱担心,一旦检测出来,结果肯定会被园方知道,随后可能引发师生对自己孩子的歧视。
        昨日下午,致电沙市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入学体检进行咨询,一女性工作人员称,乙肝病毒为必须检测的项目。当问及,检测后能否进行保密,以免被泄露后,遭人歧视。“我去问问。”该工作人员说,未挂断电话。
        约3后,一男性工作人员接起电话,询问小孩年龄及打算读的幼儿园名称后,他表示,“不检查乙肝,这个国家有规定。”
       一纸通知三部门联合发通知 入学不得检查乙肝
       荆州市教育局基教科有关负责人表示,关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
       该负责人称,园方可能考虑到小孩因生活习惯不同,在上学过程中嬉闹而抓伤,园方的这些顾虑也可以理解。
       该负责人明确表示,学校不得拒绝此类学生入学,并严格保密。同时,还要更加爱护和关心,杜绝师生出现歧视的现象。
       据了解,早在2010年2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等国务院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业权利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在入学、业体检中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
       一张报告乙肝检查由明转暗 背后内幕几人知?
       小莱担心,虽然医院、学校表示不检测乙肝,但暗地里还是检测怎么办?
       其实小莱的担心并非没有根据。
        荆州某医院一知情人透露,有医院或体检机构为了一些利益,在当事人询问时,会明确表示不检测乙肝,却暗地里检测。他介绍,体检会涉及抽血,医院会将血液分成几份,拿其中一份检测乙肝项目。
       该知情人还透露,有些医院、体检机构与学校、公司是长期的合作关系,达成了一定的默契,会将乙肝体检结果反馈给学校、公司,而对当事人保密。
       他称,公司或学校在知道乙肝检测结果后,由于相关法规的要求下,不会以体检者是乙肝携带者的理由拒绝录取,而是以其他理由拒录。
       日常接触不会传播 请彻底摒除歧视
       乙肝靠什么传播?是否像传言的那么可怕?应该如何防范?“现在艾滋病都不怕了,更何况乙肝呢,完全没必要恐慌,用正常心看待它。”荆州二医肝病二科主任医师黄顺东介绍,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传播,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黄顺东说,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但血液是主要传播方式,唾液等分泌物中病毒的含量非常低,因此传染性也低。若出现粘膜破损或溃疡,便可以通过唾液等分泌物传染,反之则不会传染。
       普通人如何防范?黄顺东介绍,主要为主动防范,通过检测抗体水平,若抗体水平较低则需注射乙肝疫苗。根据此次检测情况,若抗体水平低,则需在2至3年检测一次,若抗体水平高,则可以5年检测一次。“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没有区别。”黄顺东表示,由于乙肝传播途径的殊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可以正常学习、业和生活。同时,他也希望社会各界能以宽容的态度面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摒除歧视。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