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很有可能超过3万套,甚至会超过2009年11月3.2万套的纪录。"德佑地产研究总监陆骑麟说,目前德佑的成交量环比增长了3.5倍-4倍。
由于地方版细则尚未落地,政策的"末班车效应"使得3月以来的二手房市场尤为活跃。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研究提供的交易数据显示,在"国五条"细则出台后的周,该机构所监测的14个重点城市中,二手商品住宅成交套数几乎全线暴涨,多个城市单周成交量环比增幅超过300%。
业内预计,今年一季度,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将超过6万套。不过对于中介市场而言,这是短暂的繁荣,下两个季度或将迎来小中介门店关闭潮。
上海中原地产金杨店工作人员称,进入3月的后一周,虽然二手房交易仍较为活跃,但与前段时间的情形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客户也不急着连夜过户了,'闪签'的情况也很少,别是买家产生观望情绪,交易量明显下降。"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3月政策真空期透支了市场需求,同时地方落实"国五条"的措施也会抑制部分需求,可以预见,随着"末班车"到站,部分城市二手房市场可能会异常冷清。
"国五条"出台后,为"突破"限购及税收政策,有些夫妻竟通过离婚来规避,网上甚至流传着"离婚买房攻略"。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称,让居民通过离婚的方式规避交易税费,并不是调控政策的本意。居民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居住需求,调控政策应当鼓励"梯度"购房,合理考量不同人群的购房需求变化,才能平衡多种需求。对于改善型需求来说,地方政府在落实细则时应避免误伤,而不是一味地通过增加交易成本来限制合理需求。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研究部近日发布的报告称,目前楼市调控政策已有效挤出投资者,去年上海楼市成交量的九成由刚需构成。自"国五条"调控细则发布后,上海市二手房市场掀起的一波成交高峰中,次改善型需求和二次改善型需求的占比均出现比较明显的上升。
21世纪不动产上海锐丰总经理叶厚彪称,按差额的20%征收个人所得税,虽然短期可能导致成交量下降,但肯定不会像限购一样对楼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在买卖双方的博弈中,可能会纠正现在楼市买卖中的不良习惯,即由买家交付所有税费,而改为买卖双方税费各付的健康市场行为。
近年来,随着房价一路走高,楼市"春天派"的预测似乎每言必中,在与一些看空者的打赌中也大多赢得胜局。但随着房价继续上涨,业内对楼市也开始持谨慎态度。万科董事会主席石认为,中国楼市存在明显泡沫,且可能因失控而破裂。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新建住宅价格环比超九成上涨,京沪穗等一线城市涨幅居,且均创历史新高,引起了业界的普遍担忧。
北京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称,由于货币供应量的提高、购房者对新政策的恐慌以及开发商的加速投资,近期楼市泡沫,尤其是一线城市,愈发明显。
上海房地产经纪协会副会长朱大鸣表示,房价上涨压力大并不等于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没有泡沫。一线城市房价的反弹速度很快,楼市"国五条"能否抑制其涨幅,目前尚不好说。
石则指出,过去两年中国楼市调控还是有效的,抑制了房价疯涨。但靠硬性行政措施的抑制做法不可持续,政策还需调整。
张大伟也认为,挤碎泡沫,即控制房价上涨并非治本之策,有提高居民收入,使其与现在的房价相匹配,同时降低经济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才能消除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上海“国五条”落实细则预计月底落地。有消息称,上海将弹性化执行个税政策,限购措施或再加码,二套房贷的付和贷款利率也应有所提高。
目前业内对于上海的限购政策进一步升级的猜测较多。现在上海执行的是外地户籍家庭购房需缴纳社保满一年方可购房,针对外地购房者的限购仍有升级空间。一位上海社科院专家透露,在上海细则中,限购政策或将参照北京做法,进一步提高购房人群的社保缴纳年限,从目前的缴费1年,提升至缴费3年。同时,继续严格执行单身人士的限购政策。去年上海曾对单身人士购房政策有所收紧,本地户籍单身人士能拥有一套住房,限买二套,外地户籍单身人士不能购买,必须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购买。有开发商猜测,对于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生活住房的,或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这一条可能在细则中继续明确。除此之外,细则很可能对个税调整更加柔化,采取分阶梯执行。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认为,个人所得税政策弹性落地的可能性非常大,很可能会按照3年、4年等阶梯形执行,分别制定不同的税率。备受关注的二套房贷付和利率调整的问题,在上海也有可能执行。
业内人士分析,“地方版细则”来看,上海的房价控制目标压力较大,按照“国五条”要求对今年以来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细则将更为严厉,因此房价控制目标很可能会保持平稳,不会超过GDP的增幅,执行力度上将更加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