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房网
您当前位置:荆房网>荆州楼市>小编说房

荆州市4.3万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幸福指数节节高

2013年01月14日 14:07     小编:     |0     点击:1419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2002年至2012年,荆州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由3.4万增至4.3万人。流动人口由每年500人次增至2000人次。

        2007年至2012年,荆州市少数民族乡财政收入由200万元增长为500万元,增长2.5倍,人均年收入由1000元增长为4500元,增长4.5倍;2000年至2012年,民族企业由零发展到现在4家,总资产均在800万至1000万元以上,民族企业快速成长。

        2011年至2012年,全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少数民族4万余人,享受低保少数民族家庭约3000个。

        我市现有回族、土家族、满族等3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3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0.65%,有4个民族村(街道)、社区,2个民族乡。透过数字看变化,过去五年,荆州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逐渐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少数民族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城市民族工作迈上新台阶加强和改进社区民族工作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开创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途径。2011年,荆州市区政府投资100万元,对新垸回民村实行水改,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投资35万元,创建村卫生室、文化阅览室、群众活动室,修缮清真寺,进一步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活。2011年10月,沙市区委组织部配备了一名专职副书记负责沙市迎喜回族社区与街道的衔接,协调各族关系,促进民族和睦。

       服务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近两年来,全市各级民宗部门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采取有效措施,积做好外地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内地务工经商服务与管理工作,并成立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为流动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平台,充分尊重民族点和民族差异,设立清真“三食”

       (饮食、副食、肉食)网点38个;认真落实民族成份认定和高考优录等政策,城区142人的民族成份得到认定恢复,395名考生按国家政策享受高考优录;34名学生享受助学补贴;取社会捐资50万元修建了沙市回族敬老院,有效保障散居和城市少数民族平等权益。

       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提升到新区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我们开展少数民族工作的艰巨任务。市民宗部门在宣传民族理论、民族知识、民族政策的同时,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活动。2011年11月,荆州市组团参加届湖北省少数民族文化汇演,洪湖老湾回族乡的《洪湖岸边是我家》和松滋卸甲坪土家族乡的说鼓子《哭嫁》获得奖,较好展示了荆州市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成果。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