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房网
您当前位置:荆房网>荆州楼市>小编说房

国务院派出楼市调控督察组

2012年07月26日 08:20     小编:     |0     点击:1532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为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落实,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国务院决定从7月下旬开始,派出8个督察组,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察。
        此次督察的重点是检查住房限购措施执行情况,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住房用地供应和管理情况,税收政策执行和征管情况。国务院督察组将深入有关部门和机构核查政策落实情况,实地查看商品住房项目,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对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有偏差、不到位的,国务院督察组将督促进行整改。
        此次督察的地区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对其他地区落实情况,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督促检查。
      “此次督查范围之大为近年来罕见。”一位曾参与过此前类似督查的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督查不调动了与房地产调控有关的多个部门,督查覆盖的地区范围也十分广泛。此次督查覆盖了绝大部分东部沿海省份以及部分中西部省份,囊括了全国大部分热点城市。

       上述权威人士表示,启动此次督查的主要原因在于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异动。所谓“异动”主要指房价回升、“地”再现、投资投机需求入市以及个别地方出现调控政策“松绑”现象。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有25个。70大中城市房价环比平均涨幅达0.02%,在连续下跌8个月后次出现正增长。分析认为,尽管今年6月以来的连续两次降息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但不少开发企业取消价格优惠或提高后期项目价格导致房价上涨。在二手房领域,坐地起价的现象屡见不鲜。

      此外,地方松动限购政策、买卖购房资格的现象开始增多,导致部分投机投资需求伺机入市。

      土地市场同样不平静。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冰点”后,本月北京市海淀区万柳居住用地的拍卖再现“地”。

   

       在本次督查行动启动前,相关部门已多次房地产调控问题“喊话”。6月以来,住建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分别澄清“松绑调控”传言。7月以来,住建部、统计局、国土部等部门先后在不同场合表态称调控不放松。7月7日和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常州和南京调研时也强调房地产调控不放松。

       目前,多地对楼市调控政策频繁微调。7月23日,南京市政府出台意见,要求加大公积金政策对次购房和保障房的支持力度。次日,郑州传出消息称,下月可申请公积金贷款贴息,单笔高达4000元。此前,这两个城市均上调公积金贷款的高限额。

       去年下半年以来,明确发文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微调的城市超过40个,涉及调整套房标准、上调公积金贷款限额、给予购房税费优惠、放松土地出让条件等方面。除个别城市因调整尺度过大而被叫停外,其余均成功落实。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分析,在地方政府仍严重依赖土地财政且大量地方债务即将到期的背景下,类似对政策微调的“试盘”还将继续,将频频冲击限购“红线”。根据该机构的报告,目前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30%以上。来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11430亿元,同比减少4342亿元,降幅达27.5%。同时,与房地产有关的多个上下游产业的景气程度也随楼市的阴晴变化而变化。短期内,地方经济增长尚无法摆脱对房地产业的依赖。

  

       大规模专项督查启动被认为是新调控政策“山雨欲来”的表现。历史经验显示,以往历次相关部门大规模督查或调研后,往往伴随着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此次督查发现的问题较多,不排除继续出台调控政策的可能。

       杨红旭认为,此次督查释放出的强烈信号是督促落实既有政策。至于是否会有新政策出台,要视督查结果以及未来一两个月的房价表现而定。

       事实上,在统计局发布6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的二天,国土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房地产用地管理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的紧急通知》,要求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放松,但通知的内容主要是对此前政策的重申。

       杨红旭表示,中央一直未祭出更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主要是顾及稳增长所需。但在当前楼市的新形势下,相关部门仍可能出台一些细化措施,总体上可能以强调限购、限贷、限价等既有政策为主,同时推出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新政策,从而增加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的砝码。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尽管现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力度被认为是“史上严”,但与房地产调控有关的部委仍然手握部分储备政策,准备在适当的时机推出。

       其中,二手房交易税费的提高可能率先出台。这项措施被认为实施起来较为方便,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短期的房屋买卖行为,进而抑制投资需求。同时,扩大房产税试点、对存量空置房屋征税的呼声一直很高,不排除其出台的可能性。

       上述权威人士表示,如果出台新政策,仍将主要从抑制需求的方向入手。除强化“限购令”的执行外,提高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费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机投资需求入市。

       杨红旭认为,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保障房建设、房产税试点等长效机制未来将被强调。其中,上海、重庆试点房产税已届18个月,下半年推出二批房产税试点城市的可能性较大。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