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区以构建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为抓手,不断完善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较好的控制了违法用地比例和规模。
一是健全责任机制。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违法用地比例等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对没有完成保护任务、违法用地突破控制指标的,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并按规定问责。
二是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细化工作责任,健全预防和查处机制,完善土地违法报告、巡查、考核等工作制度,为执法监管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是更新网络机制。聘请120名村干部及村民代表为协管员、信息员,确保每寸土地都在网络信息人员监管之中。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广泛参与用地监管防控的积性。
四是严格奖惩机制。将耕地保护、违法用地比例与用地指标挂钩,对用地规范、控制违法用地成效显著的乡镇(场),在安排用地指标上进行倾斜和增量;对管理不到位、违法用地控制不力的,扣减年度用地指标。
通过以上措施,该区违法用地比例和规模呈逐步下降趋势,2009年—2011年,该区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比例分别为9.6%、6.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