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荆州市保障房建设的投融资能力,解决保障房建设项目资金缺口问题,昨日上午,我市保障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有了融资平台。市领导李建明、李江汉、张文政、李国斌、张国荣、张端方出席了挂牌仪式。
搭建融资平台保障住房
昨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江汉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市保障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表示祝贺。他说,近年来,我市通过筹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发放租赁补贴、城市棚户区改造等多种形式,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缓解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同时也构建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据介绍,市保障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产5000万元,主要职能是根据市政府年度保障房建设计划,采取建设、购置等多种形式筹集提供保障性住房房源,负责实施城区旧城改造,建设还迁安置房,并按市场化要求,进行商品房开发,开展二手房投资收购业务,以及参与城区零星土地经营和城市其他经营性项目的投资开发。
李江汉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市城区规划修建保障房2.6万套,市保障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市政府保障房建设项目的专项投融资平台,具有投资和开发双重功能,将通过项目融资解决保障房建设项目资金缺口问题,保障房项目投资建设工作,确保保障房建设顺利进行。
两大项目拟投28.9亿
昨日,市房管局局长、市保障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作武说,作为市政府保障房建设项目实施的专项融资平台,市保障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启动,将为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迅速开展和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他说,按照省委、省政府下达我市“十二五”期间住房保障建设任务,根据我市城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市城区住房保障规划27500套。一是新增租赁补贴1500户,二是实物建房26000套。其中:新增廉租住房700套,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00套、公共租赁住房9800套,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14500户。“十二五”期间,城区棚户区改造拟按照每年完成20万平方米实施,使棚户区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棚户区改造突出以企业职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结合荆州古城人口疏散,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改变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位。
在谈及市保障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进入运转后,将推动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作用时,谢作武表示,市保障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计划于2012年实施两个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一是胜利街、大板房棚户区的改造。胜利街棚户区占地面积6.9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共有公、私房、单位房产1436户。其中低保困难户110户、贫困家庭80户、低收入家庭500户,拟投资5.64亿元。大板房棚户区位于红星北路与长港路交汇处,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房屋16栋、3.73万平方米(含非住宅4000平方米)、582户,拟投资3.2亿元。二是新区20万平方米土地规模的保障房、还迁安置房建设。拟投资20亿元,将提供保障房1万套、60万平方米,解决3.5万人的住房问题。